
《間歇性斷食 vs 卡路里限制》
少吃不是重點,連續空腹不吃的時間才是重點
❤❤斷食就是關鍵❤❤
過去幾十年有關熱量攝取與健康狀況的研究,已經確認了卡路里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延緩老化、預防慢性病、促進細胞自噬與新生、甚至影響生物體的表觀遺傳。
卡路里限制,就是限制(減少)熱量的攝取。研究人員在設計卡路里限制的動物試驗時,通常就是讓實驗鼠挨餓,減少攝取30-60%的熱量。在做法上,就是每天在固定時間給予減量的飼料,而實驗鼠,因為每天處於挨餓的狀態,因此一看到飼料就很快吃完了,然後就只能喝水等待明天的下一餐。
很明顯的,這樣的實驗過程不只是卡路里限制(減少熱量攝取),而且也是斷食(空腹長達22小時)。也就是說,當實驗結果顯示任何正面效應的時候,其實我們並沒有辦法分辨,那是因為卡路里限制?或是因為斷食?
2021/10/18發表在《自然•代謝》期刊的這篇研究報告,就很聰明的設計一套動物實驗,可以分辨卡路里限制或斷食的效果差異。該研究發現:
1. 看似卡路里限制改善了胰島素敏感度,其實還必須要斷食才會有效;
2. 即使是沒有減少熱量攝取的斷食,也可以得到卡路里限制的新陳代謝和基因表現;
3. 過去一直認定卡路里限制可以改善血糖、提神醒腦、延年益壽青春永駐,但光是減少熱量攝取是不夠的,還是需要斷食。
所以,結論很清楚:「斷食」才是「卡路里限制」的健康機制,「長時間空腹」優於「減少熱量攝取」。

你知道飲料裡面有多少糖嗎?看清楚標示不要過量
最近有會員朋友,斷食一段時間之後,遇到了一些瓶頸,仔細了解之後,根據紀錄食物內容大致還好,斷食保持連續空腹時間也超過168,但是就是體重在原地來來回回,細問之後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飲料”,根據這個線索,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盲點,尤其夏日炎炎,到便利商店隨手拿一瓶飲料,感覺無傷大雅,其實這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少吃一餐就少吃早餐啊!
要從改變你飲食習慣開始,如果你要將三餐減少一餐,你會減少哪一餐?
你認為一天中哪一餐是最重要的呢?相信很多人回答早餐,
以現代人生活作息,其實早餐是最不該吃一餐!

斷食的11個階段,讓身體重生的過程
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主要是還自於葡萄糖與酮體,經過一串的生化反應來供給能量給細胞,簡單說都是發電,一個是燃煤,一個是天然氣。
葡萄糖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酮體是來自於脂肪,目前的生酮飲食就是來自於,利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搭配,在葡萄糖不足的情況下,將能量來源改為脂肪為主,燃燒脂肪產生酮體來提供身體能量。

分辨想要吃的感覺,是你的哪個部分的感覺?
“想要吃”的感覺如果是由外在的事件所影響,
你要處理的第一個問題,是自己的反應。?
分辨 “想吃” 的感覺,
是你的哪個部分的感覺?
什麼引起的??
斷食是一種修行
一場與自己內在的對話
客觀的覺知內在問題

找到肥胖的出口,就是最後一次減肥。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就要承認問題的存在。肥胖的問題在哪裡?
肥胖只有一個入口,當然也只有一個出口。找到肥胖的出口,就是最後一次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