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代謝率BMR

有好幾個跟”代謝”相關名詞,這幾個名詞經常讓說明減重的人掛在嘴邊,我們稍微釐清一下這幾個觀念

基礎代謝率BMR

《基礎代謝》是指身體為了要維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動,如呼吸、血液循環、細胞的新陳代謝、腺體活動及維持體溫等,所需要消耗掉的熱量,所以單位是熱量單位,XXX卡路里。既然是維持身體基本的需求,當然就跟身體的組成有關係,我們以一部汽車而言,3000cc的車當然比1000cc的車耗油,所以體重越重表示要維持這個體重的基礎代謝要越多卡路里,當然就需要比較多的能源,胖子的基礎代謝會大於瘦子。

另外身體的組成成分也會影響,如果是同樣體重的兩個人,肌肉量多、體脂肪少的,所需要基礎代謝熱量也比較高,因為肌肉比脂肪需要更多熱量維持基本的細胞活動。

而《基礎代謝率》,是一個比例,單位應該是百分比%,每人每天所消耗的總熱量有三部分:70%用於基礎代謝,20%用於日常活動量(活動+運動),10%用於食物熱效應,包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般而言現在大家現在也都是用熱量來說明《基礎代謝率》。

總熱量消耗 TDEE (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身體一整天所消耗掉的熱量,TDEE總熱量消耗 = BMR 基礎代謝+ TEA運動消耗 + TEF產熱消耗

基礎代謝的計算工具​

計算公式 (Mifflin-St Jeor formula) 9.99 × 體重 + 6.25 × 身高 – 4.92 × 年齡 – 166 × 性別 (男 1、女 0) – 161 = 基礎代謝率 (BMR)

大家可以到下面連結自己計算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例如有一位:男性、45歲、175公分。由80公斤減重到70公斤,

他80公斤的基礎代謝率 (BMR) 計算結果:1345,

坐著工作 (幾乎不運動)
BMR x 1.2 = 1614

偶爾運動 (輕鬆運動每週 1-3 天)
BMR x 1.375 = 1849.38

而減重到70公斤基礎代謝率 (BMR) 計算結果:1245

坐著工作 (幾乎不運動)
BMR x 1.2 = 1494

偶爾運動 (輕鬆運動每週 1-3 天)
BMR x 1.375 = 1711.88

每天至少會有100多大卡以上的差別

延伸閱讀:

新陳代謝(metabolism)是什麼意思?

代謝效率是指什麼?如何判斷代謝效率?

怎麼少吃??七分飽還是少一餐?

怎麼少吃??七分飽還是少一餐?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少吃??民間有一種「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說法,但是”7分飽”到底是什麼感覺?我對於”飽足感”這件事情,一直有個迷思,”吃飽了”是一個主觀的感受,其實並沒有一個量化的指標,7分飽這更是一個難以分辨的界線,它比6分飽多了什麼飽的感覺?比8分飽又少了什麼餓的感受??

閱讀更多 »
表觀遺傳學

你會胖,不要都怪基因,什麼是表觀遺傳學

您的基因在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您的行為和環境也是如此,例如您的飲食和身體活動程度。表觀遺傳學是關於您的行為和環境如何引起影響基因工作方式的變化的研究。與遺傳變化不同,表觀遺傳變化是可逆的,不會改變您的DNA序列,但是它們可以改變您的身體讀取DNA序列的方式。

閱讀更多 »
讓我們少吃些麵粉,多吃些米飯

讓我們少吃些麵粉,多吃些米飯

首先,對於想要減重的人來說,米飯的單位熱量比饅頭低,比吐司更低。任何三明治所用的那兩片吐司的熱量,都超過一碗米飯。吃這樣的吐司兩餐的熱量,可以換米飯三餐的熱量。

其次,不是說食物要吃原形嗎?米飯就是榖物原形,是食材,而饅頭吐司則是麥類研磨成麵粉後再「生產」出來的加工食品。加工愈繁複的,加料就愈多,像蛋糕、麵包就是。

閱讀更多 »